身份守护新时代:借助 Defender XDR 增强企业身份安全

在勒索软件、供应链攻击与高级持续性威胁(APT)交织的当下,身份基础设施已成为网络攻击的 “咽喉要道”。据微软安全报告显示,超过 60% 的成功入侵始于身份凭证的滥用,而 Active Directory(AD)环境中因组策略对象(GPO)配置错误、密码管理疏漏导致的权限 escalation(权限提升)攻击,正以每年 35% 的速度增长。

传统安全方案往往将身份防护割裂为认证、授权、审计等独立模块,难以应对攻击者利用身份漏洞构建的 “杀伤链”。

正如微软在 2025 年 1 月发布的《Securing Identities: 10 Recommendations…》指出,Active Directory 配置缺陷、密码过期、GPO 权限等问题仍是攻击者首选入口。同时,现代攻击手法(如 OAuth 钓鱼、MFA 滥用、QR 码欺骗)不断升级,仅靠传统 MFA 或强密码已无法全面防御 。

Defender XDR(扩展检测与响应)作为微软安全体系的核心框架,汇集了 Identity、Endpoint、Cloud Apps、Sentinel 等组件,通过将 Defender for Identity 与 Exposure Management 等组件深度整合,构建了从威胁预防、实时检测到自动化响应的全周期防护闭环。这种 “身份安全态势感知 + 暴露面管理” 的协同模式,正在重新定义企业身份防护的技术基准。

(一)GPO 风险精准狙击:切断权限滥用的隐形通道

GPO 作为 AD 环境中的策略中枢,其配置缺陷常成为攻击者的突破口。

Defender for Identity 新增的三大建议直指 GPO 安全痛点:

  • 非特权账户权限渗透检测:自动识别通过 GPO 被赋予本地管理员组权限的非特权账户,例如普通用户被错误加入 “Power Users” 组,阻断 “低权限→高权限” 的横向移动路径。
  • GPO 修改权限管控:扫描 ACL(访问控制列表)异常的 GPO,防止未授权账户篡改策略(如攻击者通过修改组策略禁用安全日志)。
  • 可逆密码清除行动:针对历史遗留的 Group Policy Preferences(GPP)中嵌入的密码文件,通过自动化扫描与加密处理,消除 Kerberos 凭证被破解的风险。

(二)账户安全强化:构建零信任身份基石

在零信任架构中,“永不信任,始终验证” 的原则需从账户底层落实:

  • 主组 ID 异常监控:AD 账户的 primaryGroupId 非默认值时,可能被用于隐藏权限关系(如攻击者将普通账户加入 Domain Admins 组却不触发常规审计),Defender for Identity 通过属性基线比对实现实时告警。
  • 特权账户 delegation 阻断:禁用域管理员等关键账户的访问委托权限,防止攻击者利用 Kerberos delegation(委托)模拟管理员身份访问资源(如黄金票据攻击)。

(三)密码生命周期管理:破解静态凭证困局

krbtgt 账户、域管理员账户等关键凭证的密码轮换,是防御票据伪造(Pass-the-Ticket)与凭证转储(Credential Dumping)的核心手段:

  • krbtgt 密码轮换自动化:该账户作为 Kerberos KDC 的 “密钥中枢”,若密码长期未更新,攻击者可伪造任意用户票据。Defender for Identity 支持设置 90 天强制轮换周期,并在过期前 14 天触发多级告警。

  • 域控制器密码同步校验:默认情况下域控制器密码每 30 天自动更新,系统若检测到超期未更新,将联动 AD 健康检查模块定位证书服务或系统时钟异常等底层问题。

(四)访问权限收敛:暴露面管理的精准手术刀

  • Guest 账户常态化禁用:AD 内置 Guest 账户若未禁用,可能被匿名用户利用进行域枚举(如通过空会话获取用户列表),Defender for Identity 将其纳入 “高风险资产” 清单并支持一键禁用。
  • DnsAdmins 组权限净化:该组拥有 DNS 服务的管理权限,若包含非特权用户(如普通员工账户),攻击者可通过篡改 DNS 记录实施中间人攻击。系统自动生成 “非特权成员清单”,支持权限批量回收。

三、从建议到落地:Defender XDR 智能闭环防护模型

不同于传统安全工具的 “告警堆砌” 模式,Defender XDR 通过三重机制实现防护效能跃升:

  • 风险量化可视:将 10 项建议映射至 Microsoft Secure Score 评分体系,直观展示每项措施对安全分数的提升幅度(如禁用 Guest 账户)。
  • 自动化响应编排:针对 GPO 配置错误等常见问题,支持预设修复剧本(Playbook),例如检测到非特权账户被赋予管理员权限时,自动触发权限移除并生成审计日志。
  • 跨平台威胁关联:结合 Defender for Cloud Apps、Microsoft Entra Identity Protection 等组件,将 AD 环境中的权限异常与云应用登录风险、终端恶意进程等事件关联分析,还原完整攻击链。

企业需建立 “持续评估 – 迭代优化” 的身份安全文化:每季度通过 Defender for Identity 的 ISPM(身份安全态势建议)模块进行基线扫描,将密码轮换、权限审计等操作纳入 DevSecOps 流程,并借助 Exposure Management 的统一视图,实现从 “被动响应” 到 “主动预测” 的防护进化。

建议 XDR 实现方式
定期更换 krbtgt 密码 自动化检测 + Sentinel 定期告警
GPO ACL 扫描 + 修复 XDR 自动扫描异常权限并推送策略建议
帐号 primaryGroupID 校验 Defender for Identity 检查隐藏权限并报告
禁止特权账号被委派 XDR 强制识别“delegation”权限并阻断
阻断 OAuth 钓鱼授权 Defender for Cloud Apps 强制 OAuth 白名单 + XDR 实时响应

 

传统身份安全措施在当下环境中脆弱,面对复杂多变的攻击链已显无力。Defender XDR 不仅能够跨边界整合信号,还能加速攻击链的检测与响应,形成“发现-验证-响应-修复”的闭环。借助统一身份暴露管理、机器学习辅助检测,以及清晰可操作的 remediation 建议,XDR 能帮助企业从“防御孤岛”转向“综合固态盾”。

时代已变,“身份”正成为攻击与防御的焦点。仅靠强化密码或启用 MFA 已远远不足。借助 Defender XDR,安全团队可以实现跨环境、跨身份类型的威胁可见性与响应能力,真正提升身份安全的整体韧性,筑起零信任时代下坚实的身份壁垒。

现在就访问 Microsoft Defender管理中心,启用 “身份安全强化” 工作流,即可获取针对本文建议的定制化修复路径。在身份即边界的时代,唯有以 XDR 架构为支撑的动态防护体系,才能筑牢数字时代的 “身份护城河”。